-     
详细信息
平贴锌合金牺牲阳极、焊接式锌带作为海洋平台阴极保护的重要材料,凭借耐磨损特性和适配性,在海洋平台防腐中发挥关键作用
一、平贴锌合金牺牲阳极(耐磨损型)
1. 结构与耐磨损特性
形态设计:采用平板状结构,厚度通常为 10~30mm,表面平整,可紧密贴合海洋平台的钢质结构(如导管架、桩腿的平直段),增大与被保护金属的接触面积,确保电流分布均匀。
耐磨损优势:合金中添加少量铝(0.3%~0.6%)和镉(0.02%~0.07%),不仅优化电化学性能,还提升了材料的硬度(布氏硬度≥40HB)和耐磨性,能抵御海浪冲击、泥沙摩擦及海洋生物附着带来的物理磨损,延长阳极在动态海洋环境中的使用寿命。
2. 电化学性能与保护原理
电位与电流:电极电位约 - 1.05V(相对于 CSE),与海洋平台钢结构(碳钢)形成稳定电位差,驱动电流输出;在海水中电流效率≥65%,可提供持续保护电流,抑制钢结构腐蚀。
溶解特性:腐蚀产物为疏松的 Zn (OH)₂,易被海水冲刷脱落,避免表面结垢阻碍电流输出,同时均匀溶解的特性减少了局部磨损导致的提前失效。
3. 海洋平台应用场景
平台甲板下方、导管架平直段:通过焊接或螺栓固定平贴阳极,保护易受浪花飞溅、潮汐浸泡的区域;
飞溅区与潮差区:耐磨损特性使其能适应该区域频繁的干湿交替和机械冲击,与涂层协同形成 “双重防护”;
安装密度:每 15~20㎡布置 1 块(重量 20~50kg),重点区域(如焊缝、节点)加密至每 10㎡1 块。
二、焊接式锌带
1. 结构与焊接优势
形态规格:通常为带状,宽度 20~100mm,厚度 3~10mm,长度可定制(1~10m),表面光滑便于缠绕或平铺;
焊接特性:采用低温焊接工艺(如锡焊、铜焊),可直接焊接在海洋平台的复杂结构(如角钢、法兰、狭小缝隙处),无需钻孔或螺栓固定,减少对平台结构的破坏,且焊接后接触电阻≤0.01Ω,确保电流传导顺畅。
2. 性能与保护特点
柔性适配:锌带质地相对柔韧,可随平台结构的弧度弯曲,尤其适合保护异形部件(如管道弯头、支架连接处);
均匀电流分布:带状设计能在狭长区域形成连续的电流场,避免块状阳极可能出现的 “保护盲区”;
补充保护:可作为平贴阳极的辅助材料,在阳极覆盖不足的边缘区域铺设,增强整体保护效果。
3. 海洋平台应用场景
管道与立管外壁:沿管道轴向焊接锌带,形成环形保护,抵御海水冲刷腐蚀;
平台结构缝隙:在钢桩与甲板的连接缝隙、螺栓孔周围等易积水流速快的部位,焊接锌带防止局部腐蚀;
临时保护:在平台建造或维修阶段,临时焊接锌带为裸露钢结构提供短期防腐,直至永久保护系统启用。
 - 
您可能感兴趣
 

